2023年5月10日下午14:00,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铁集团专业领军人物,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李化建研究员应邀在太阳集团土木馆1235会议室为太阳集团tyc4633师生做了题为“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前沿与现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太阳集团tyc4633川藏铁路研究院副院长占玉林教授主持,太阳集团tyc4633副院长陈嵘教授,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李固华、崔圣爱、李福海、李茂红、陈昭、斯睿哲等老师及硕博研究生参加聆听了此次讲座。
李老师以“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绿色发展为切入点,介绍了目前我国的铁路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指出了重大铁路工程建设所遇到的复杂应力场等严峻挑战。高原艰险山区、复杂海域、强震区等严酷自然环境所带来的高温度应力、高地应力、高水应力和高震级对铁路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同时,李老师根据目前铁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当今铁路发展的前沿方向为更绿色、低碳的原材料制备方式与更智能、便捷的生产、施工、监测和运维系统,并重点介绍了基于地缘材料长寿命高铁混凝土的制备,且分析了具有复杂岩性特点的隧道洞渣利用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高铁是我国重大基础设施,混凝土是高铁最主要的工程材料,平均每公里用量高达2万m3。”针对用量如此之大,要求如此之高的高铁混凝土,为克服混凝土传统蒸养热损伤大等弊病,李老师团队开发了基于动态性能调控的超早强抗疲劳蒸养混凝土制备技术,通过多元复合胶材梯度水化理论和温度匹配智能蒸养方法,实现了高铁无砟轨道蒸养构件高质量、低成本、国产化制造,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天然河砂的利用经历了无河砂可用、有砂不敢用和有砂不会用三个阶段,为了缓解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充分利用隧道洞渣弃渣资源,李老师介绍了其团队首创涵盖生产管理、质量监控和物流跟踪的机制砂智能管控系统,提出形变可控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突破机制砂预应力构件应用禁区,实现了铁路工程机制砂及混凝土的可控制备,推动铁路绿色低碳发展。并指出未来机制砂的发展趋势为更低碳的隧道洞渣原位利用和更智能的全过程智能管控。
学术讲座结束后,陈嵘、李固华和李福海三位老师先后分享了建筑材料领域的学术观点,针对讲座内容与李老师进行探讨交流,并就当前建筑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挑战提出看法与建议。最后,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